时间:2022-10-09 15:49:08 | 浏览:4652
财联社(上海,编辑 周玲)讯,北京时间周四(18日),日本法务省一名官员表示,日本正考虑最早从2022财年开始,允许从事某些蓝领工作的外国人无限期地居留日本。此前这一措施仅针对建筑等2个领域,以后将扩大到农业、制造、服务等多个行业。
作为一个长期对移民政策持有保守态度的国家,这是一个重大转变,也凸显出日本老龄化的严重程度。
根据日本2019年生效的一项法律,农业、建筑和卫生等14个行业的“特定技术工人”被允许在不带家属的情况下,获得最长5年的“1号”在留资格;如果通过考试、确认拥有能担任现场总管的熟练度,可以获得“2号”在留资格。在留资格可以更新,家人也可以获得逗留资格,在留达到10年就可以获得永住权。
如果最新修订生效,这些工人——许多来自越南,将被允许无限期续签签证,并允许携带家属。此前日本的“2号”在留资格仅针对“建筑”、“造船·船舶工业”两个领域,以后将扩大到农业、制造、服务等13个行业。此外,“护理”行业,也可通过其他制度实现长期就业。这意味着日本人手严重不足的14个行业“特定技术工人”,在留期限将在事实上被取消。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日本老龄化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26%,约3345万。除了导致日本财政负担沉重外,“老龄化”也直接导致超百万日本老人面临“孤独死”。
日本呼吁引进移民解决这一问题的声音一直存在,但是日本政客认为,应保护民族的同质化,同时寄希望于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来维持日本的增长。
“随着人口下滑变成了一个更严峻问题,如果日本希望被海外工人视为一个好的工作地,它需要传达它有适当的结构来欢迎他们。”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的董事总经理Toshihiro Menju表示。
根据政府数据,这项2019年的法律原本打算在五年内吸引约34.5万名“特定技术工人”,但在疫情封锁措施实施之前,每月的吸纳人数徘徊在3000人左右。
日本目前总人口1.258亿。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底,日本国内的外国劳动者为172万人,仅占日本工作人口的2.5%。
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认为,到2023年度日本会存在34.5万人的劳动力缺口。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仍在坚持采取与发达国家相反的宽松货币政策,以提振疲弱的经济。在全球主要央行今年纷纷因通胀上升而收紧货币政策之际,日本央行逆流而上,仍坚持将利率维持在负利率水平,以提振疲弱的经济。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相反的货币政策压低了日元,日元上半年持续走弱,成为今年G10货币中表现最差的货币。
温老师指出,目前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市场流动性偏紧,对股市影响很大。此外,今年7月28日召开的会议中,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统一市场,“内循环”成为未来进行投资避不开的话题。温老师还对消费升级、国产替代、金融服务、工业母机等进行了分析。
(2)7月调查失业率54%,环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7月房地产投资下降123%环比恶化,销售/新开工恶化,施工/竣工/拿地环比改善但仍同比下降。
将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REITs项目发行上市。他指出,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推进力度,努力保持全年投资稳定增长。
中国证券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7日晚间,已有9只直投股票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披露2022年二季度投资报告或2022年上半年投资报告。//新发统计//01上周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02上周公募基金发行情况03上周私募基金发行情况本文源自Wind万得
7月18日,建设银行发布一则《关于加强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管控的公告》,进一步加强了对信用卡资金流向的管控。建设银行此次的公告是对2021年2月《关于加强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管控的公告》中相关措施的延续,且更加严格。
数据来源:南宁市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及对策研究可以看到,到2014年的时候,南宁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已经占了整体的五分之一之多。数据来源:南宁市政府成品糖、人造板还有电缆,都是上述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速都十分了得,出口这块儿完全顶得住。
8月11日0时,成都市风险区全部清零,城市运行和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目前离蓉政策:仍然倡导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域,若需离蓉的市民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哪些地方需要3天2检?哪些地方需要3天2检?
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强化城市功能基础,进一步完善独立综合性城市功能体系。
关于《若干政策措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主要在综合交通体系、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人才落户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提出一批支持政策。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上海产教融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