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01:37:58 | 浏览:2122
大家都来大温多久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是否还习惯呢?经历了留学、工作、移民、定居的漫长道路后,会不会偶尔也会思考一下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出国,会不会现在的一切都完全不同呢?
近日,一位已经来了大温七年的茹女士在论坛上发起了一个话题“如果我没有移民温哥华,留在国内会不会生活更好呢?有什么我得到了,又有什么我失去了?”一时间,引起了网民们激励的共鸣和探讨。
茹女士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自己从不后悔移民大温的原因来自以下几点↓
环境好。大温没有钢筋水泥的森林。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美丽的真正的树林,四季常青。
交通好。早高峰以外的时间开车不堵,天车基本有座位,过马路不用后脑勺长眼睛。
工作压力小。我朝九晚五,上上论坛喝喝茶,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气候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没有黄梅天,也没有三伏天。
养娃压力小。不用做了家长,还要对老师唯唯诺诺,孩子也有真正的快乐童年。
然后她又说了一些后悔自己没有留在国内生活的原因↓
日常开销小。买房有公积金,没有地税。蔬菜比这儿便宜,坐车打车找阿姨打扫卫生都便宜。
职场天花板高。在大城市有自己的主场,能海阔凭鱼跃,不用像这里一样每天在基层打卡上班。
吃喝玩乐丰富。就算是大半夜也基本上想吃喝啥都有。
网上购物方便,不用等待这么长的时间。
能常伴父母左右。或许是独生子女们永远的痛吧,父母不愿意来的太多了。
对于茹女士的观点,大多数网友对于气候环境、交通看法一致。在大温,城市树木规划整齐,自然风光也更是没的说,能观雪山也能望大海。
交通方面相比国内一线大城市还是相对畅通许多,错过上下班高峰期,出行在外很少有堵车的情况,车辆会礼让行人,司机与司机之间也大多会谦让然后招手回礼。
然而在职场方面,大家的争议就展开了。
有的人表示在加拿大就是混吃等死,没能力的人才选择这里↓
言语一出立刻就遭到了反驳,这位网友表示在加拿大的生活幸福感更强,但发展的好坏不应取决于地域,而是取决于自己↓
也有人觉得就算是“小虾米”又怎么了,混得舒服就行↓
也有人说当“咸鱼”是实在没办法,国内太卷自己是真的顶不住啊↓
听到说“国内卷”有的人就不服了,表示国外就是个大农村,不能跟国内的一线城市比,相反国内的二线城市生活也香得狠↓
也有人从年轻还是年老上讨论哪一类人更适合↓
然后就有人表示,认为年轻人更适合国内的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老过↓
也确实是,如果语言不通的话,让在国内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突然换个环境到国外,周围的朋友没了,环境也陌生。有的老人喜欢安静,但也有的喜欢热闹。
还有人在性别上讨论男性还是女性谁更适合国内,大多数都是支持男性回国,女性留下↓
在这一点上似乎大家都是统一战线↓
有的人觉得在加拿大生活更开心,社会生活更加和谐↓
而国内一些社会的冷漠却让她感觉担忧↓
甚至还有人说国内的孩子都太成熟了,攀比风气严重↓
而在轻松环境下的加拿大,孩子和父母都更省心↓
但也有孩子在上私校的家长表示这边竞争更激烈↓
有的人则是觉得有钱在哪都能生活的好↓
但有的人觉得钱不是万能,更需要在意的是安全意识↓
有的人比较中立,表示生活在哪里就更“保护”自己所在的地方,无论别人说什么,也只喜欢自己选择的↓
或是其实哪里都一样,都有利有弊,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好,内心一片迷茫,没有归属感↓
其实,选择了移民,不是为了逃离火海,也不是被逼着来到了苦寒之地。我们只是选择了一条与他人不同的路,这条路也许人少一些,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仅此而已。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随着温哥华进入华裔市长Ken Sim沈观健的新时代,人们普遍期待着接下来4年,这座城市会发生哪些变化。沈观健的一系列承诺,大家多多少少已经了解,比如住房政策、改善治安的政策。除此以外,温哥华还会发生哪些事、有哪些改变?毕竟,沈观健表示过要讲
就在昨天的温哥华奥芬剧院,历史时刻终于到来:温哥华建市136年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市长Ken Sim沈观健正式宣誓,就任温哥华新任市长,第一任期从2022年到2026年。沈观健的团队、支持者、当地原住民领袖和众多受邀观众、媒体,共同见证了沈观健
2017年8月10日至8月21日我随女儿一家共五人前往加拿大第三大城市,被世界上公认为是全球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温哥华深度自驾游。在温哥华市中心居住四天。维多利亚居住两天。高贵林亲戚家住一天。惠斯勒住两天。最后一天住离温哥华机场附近假日酒店。
带着老娘继续慢慢暴走。一段海湾深入市内,所以,温哥华有了一条非常长的海岸线。昨天带着老娘从Canada Place出发,沿着最北侧一直到Stanley公园最北段(《暴走温哥华最美海岸》)。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海港中的水上飞机、远处的雪山
国内Google地图用不了,很影响国外旅行。在没拿到当地地图之前,属于两眼一抹黑。运气超好,让我直接摸到了最美的一段海岸线。起点是Canada Place。远远地望着那白色风帆形建筑在海天之间,因为温哥华温暖的天气(沈阳还是略寒),或者因为
跟着温哥华旅游团,顺利到达煤气镇、斯坦利公园等景点。其实温哥华真的是一个宜居的好地方,人口不多,环境优美,各种设施又很先进,能生活在这里一定很开心。这是温哥华最古老的一区,位于市中心。Gastown之名来源于本市第一间酒吧的东主,绰号为“G
温哥华的豪宅市场一直是“仙风道骨”一般的存在,因为其价位和目标群体的特殊性,很难用普通的市场数据进行分析。能买得起千万级豪宅的人实在太少了,每个买家购买豪宅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所以尽管有共性,但某一栋豪宅的成交的确很难代表整个市场。近日,位于
一座山景墓园,半部温哥华历史提起温哥华地标建筑,相信不少华人移民的第一印象无外乎是诸如五帆广场,煤气镇蒸汽钟,斯坦利公园,科技世界和唐人街等耳熟能详的网红打卡去处。其实在菲莎街以西,介于31街和43街之间还有一处占地面积达0.43平方公里,
感觉这一阵,警察的日子很难熬,不小心,分分钟会有麻烦!温哥华唐人街一位女居民正式起诉温哥华警察局,指控其非法进行大规模监视。居住温哥华唐人街的女子Karina Papenbrock-Ryan已经向BC省最高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称温哥华警察局的
中新社多伦多9月18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与温哥华市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携手推动温哥华华埠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温哥华侨团领袖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卑诗省省长贺谨(John Horgan)
众所周知,温哥华在各类“世界最宜居城市”排名中曾经连续多年高居榜首,最差也掉不出前10,一般稳定在前5。所以,一旦和城市有关的排名,温哥华总是名列前茅?然而近期Resonance Consultancy发布的一份榜单却让人大跌眼镜:2022
就在几天前,智库Henley & Partners发布了2022年二季度《全球移民报告》(Henley Global Citizens Report)。其中一项数据显示,2022年至少有1000名大富豪移民加拿大,而这些富豪的到来将继续帮助
大家都来大温多久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是否还习惯呢?经历了留学、工作、移民、定居的漫长道路后,会不会偶尔也会思考一下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出国,会不会现在的一切都完全不同呢?近日,一位已经来了大温七年的茹女士在论坛上发起了一个话题“如果我没有移民温
我一个好朋友正在通过中介办加拿大移民,由于温哥华那边太热门,移民办理时间长,落地以后工作一段时间才能开始申请枫叶卡,这段时间也比较长。第二选择是卡尔加里,等的时间短,对英语的要求也没有温哥华那边的严格,应该是只需要雅思几个4分就可以了。她思
自疫情以来,加拿大不断地推出移民利好政策以留住人才并增加劳动力!一时间毕业留学生纷纷申请永久居民身份。但是加拿大移民局的办事效率一项都是令人吐槽的慢!大量的申请就面临着效率的降低,尽管移民局一再承诺加大人手去处理暴增的移民申请,但是令人担忧